
在我们庆祝国庆的这几天,法国外海发生了一件事,涉及到中国公民的安全,因此我们不能置身事外。这个事件的起因和俄罗斯有关系。
事情要从9月底说起。一艘油轮,在9月20日悬挂着非洲贝宁国旗,满载75万桶原油,从俄罗斯圣普里莫尔斯克附近出发,准备经过波罗的海进入大西洋,再前往印度。这艘油轮在法国外海被法国军方拦截,法国军人登船搜查。到了10月1日,法国方面决定扣押这艘船,并逮捕了船长和大副,令人关注的是,这两个人都是中国公民。
这起事件的核心问题在于,这艘船属于俄罗斯的“影子舰队”。这些船专门帮助俄罗斯绕过西方的制裁,秘密运输石油。正常的货轮不会频繁更换船名,而这艘船在一年内已经改了四次名字。2024年它叫Varuna号,今年4月又改成了Kiwala号,随后又改成Pushpa号,现在它的名字是Boracay号。这样的名字更换,显然是为了避免被追踪,正是“影子舰队”惯用的手法。除了更改船名,它们还常常更换船旗,关闭船舶应答器,船东公司往往注册在避税天堂,难以查清其真实背景。
展开剩余75%欧盟早就将这类船只列为重点监控对象,估计有400到600艘船参与这项活动,每年通过运输石油,俄罗斯能够获得大量资金,这些资金大约占俄乌战争经费的40%。这意味着西方国家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俄罗斯延续战争,这也加深了他们的敌意。英国早在2024年10月就将这艘船列入了制裁名单,欧盟在今年2月的第16轮对俄制裁中也加入了这艘船的名字,可以说,这艘船早就成了西方的“黑名单常客”。
更巧合的是,这艘船的航线与欧洲多国近期发生的无人机事件正好重合。9月22日,船只开到丹麦哥本哈根南部约90公里的地方,丹麦的上空就出现了不明的无人机,9月24日,船只继续南行,周边地区和机场也出现了无人机活动。法国根据船舶追踪数据推测,这艘船可能是俄罗斯无人机的发射平台,或者是故意吸引注意力的诱饵。不过,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欧盟峰会期间表示,对无人机事件应保持谨慎,目前法国主要关注的是非法石油运输,至于无人机的问题,暂时没有深入调查。
让法国人更加坚定采取行动的是船长的态度。当检察官询问船只的来源、注册地和运输目的时,船长坚决不配合,坚称没有相关信息。这一行为让法国更加怀疑,如果是合法的运输,船长怎么可能如此抗拒配合,显然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。于是,法国决定以“未能证明船只具体信息”为由,逮捕了船长和大副,并决定明年2月对两人进行审判。
这件事也暴露了西方制裁的无奈和矛盾。如今,俄罗斯70%的石油出口依赖“影子舰队”,这些船通常是老旧的油轮,游离于国际海事监管之外。船主的身份信息,要么是虚构的名字,要么是无法查证的地址,根本无法追踪到底。而欧盟在今年2月的制裁明确禁止俄罗斯石油在欧盟港口临时存储,但全球对能源的需求依然存在,尤其是像印度这样的国家依然需要进口俄罗斯石油。因此,总是有一些企业铤而走险。法国此次的行动,表面上是抓捕非法运油,实际上是想给其他“影子舰队”的船只立下警示规矩,或许这也是西方未来加大拦截力度的一个信号。
俄罗斯方面对此事件的态度颇为冷淡,克里姆林宫表示“没有掌握任何信息”,似乎对此事漠不关心,但事实上他们心里非常清楚,这些“影子舰队”是他们突破西方制裁的关键。而对于中国来说,情况也非常复杂。船长和大副都是中国公民,尽管目前中国外交部尚未发布正式回应,但从以往类似的情况来看,外交部肯定会密切关注案件进展,确保公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。毕竟,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深远,除了海运,俄罗斯还是中国第二大石油进口国,两国有着3000万吨原油管道的合作,西方的制裁无法轻易切断这种合作关系。
归根结底,这件事揭示了西方制裁和全球能源需求之间的矛盾碰撞。法国试图通过强硬的拦截措施来遏制俄罗斯,但“影子舰队”背后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。若要彻底禁止俄罗斯石油出口,印度等国的能源供应将受到影响,全球油价也可能因此波动。而中国船长和大副,不过是这场大国博弈中的“小角色”。无论明年2月的审判结果如何,西方此举无疑是想通过“抓典型”来维持制裁的效力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,只要全球对能源的需求依然存在,只要制裁没有解除,这些“影子舰队”恐怕很难消失,未来西方和这些非法运油船之间的拉锯战将继续。希望中国公民不再卷入这种复杂的国际博弈。
发布于:天津市恒运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